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陈伟建:跨越海峡的情缘

2016-08-13 09:41:00来源:央广网

  

    作者:陈伟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主持人

  出生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美丽厦门,冥冥之中注定要从事与海峡两岸相关的事业。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揭开历史新篇章,中央台对台湾广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成为对台湾广播闽南话播音员。初入中央台,不仅遇上了对台湾广播发展的好时机,还有幸遇到了我的引路人——台播部副主任叶纪东。慈父般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这位一口“台湾普通话”的学者型领导,家乡在台湾高雄,曾亲历岛内“二二八事件”,1949年来大陆,从事广播事业数十年。台播部上上下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叶”,包括我们这些新入职的年轻人。

  老叶熟悉台情,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对台湾广播经验。1984年,他结合自身对台湾社会的深入研究,针对当时对台广播方言节目的现状,提出了节目改革的方向。他认为对台广播的方言节目要因应台湾当局推动“本土化”策略,更注重做好岛内本省籍政要及普通民众的工作。一定要将高亢的播音腔降下来,用平实亲切的言语和听众交流,传递大陆真实的消息。

  记得当时他以自己熟悉的日本NHK广播节目为例,为我们介绍了日本广播主持人的特点,强调节目内容应以听众喜闻乐见为主。并且自己当起翻译,让我们这些闽南话播音员认真听他从日本带回的NHK听众点歌节目的录音带。30多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记着那是一档主持人与听众交流互动的专题节目,主持人在空中与听众聊得很愉快,引发听众热烈参与。也对老叶那认真讲解的神情记忆犹新。

  2008年闽南话网上直播“两会”

  受老叶的启发,上世纪80年代中,我开始关注台情,主动了解岛内广播形态。当我把自己构思多时,以点歌为主的互动专题节目《周末有约》模式向老叶汇报后,没想到得到了他的首肯与鼓励。于是,《周末有约》节目顺利推出,成为中央台对台广播最早开通与岛内听众点歌互动的节目。受当时条件所限,节目时长只有十五分钟,且是录播,要提前两周在广播做预告,再根据听众来信点的歌曲录制节目,周期长费时费力。尽管如此,《周末有约》还是一炮走红,吸引台湾听众的积极参与,岛内北、中、南都有听众来信点歌。

  上世纪80年代初对台广播节目的改革见成效,在岛内影响力日增。感受最深的就是赴台驻点的记者,因为我们有遍布岛内各地的忠实听众,及许多台湾电台的同行,他们都是驻点记者在岛内采访工作热情的“志工”。其他驻台大陆新闻媒体同仁对此十分羡慕。

  2012年采访作家龙应台

  2003年3月,我在台湾驻点采访期间,一直计划采访超高人气的政坛明星、人称“小马哥”的时任台北市长、国民党的副主席马英九。台当局的新闻部门对我的采访申请很冷淡,台北市府方面也不是很乐意。当时我心想:可能是当市长的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抑或刚当上国民党副主席,怕此时接受大陆记者的采访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在无奈的等待中“贵人”出现了!他就是时任台北新闻处长的吴育升,身为“马家军”的主要成员,吴先生曾在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当过记者,在朋友的引荐下,我们一见如故,聊了许多广播的话题,他兴高采烈地谈及多次大陆之行的感受,不时流露出对大陆的改革发展的羡慕。聊兴正酣,“趁热打铁”,我请他敲定采访马英九之事,吴先生痛快答应第二天回复,于是在离台之前我如愿地采访到马英九先生。当天采访得非常顺利,原定一小时的采访时间,还延长了近20分钟。

  后来,吴先生在台北县淡水地区竞选民意代表,以全台第一高票当选,成为国民党在立法机关里的重要成员。我几次驻点,还与这位台湾曾经的广播人见面畅聊,交流彼此对两岸关系的看法。

  岛内听众来信

  在众多热情的台湾听众中,台北听众蔡先生是赴台记者印象深刻的一位,为了区别在南投的另一蔡姓听众,我们都亲切称他,“台北蔡”。

  台北听众蔡先生是本省籍人士,老家是在中部的彰化。从事仪器设备生意的他,经商数十年,经常开车忙于台湾各地。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次无意中收听到对台湾广播闽南话节目后,这个节目便从此成为他的“精神粮食”。作为铁杆听众的他告诉我,为了清晰地收听闽南话节目,他时常从台北市区开车到空旷郊外,甚至有过因担心错过节目而超速被交警拦下开罚单的经历。对此他一笑了之,笑称:这是作为铁杆听众需交的“学费”!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旅游,他便迫不及待报旅游团赴北京,急着想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拜访仰慕已久的主持人,但因领队不准他告假而遗憾回台。于是,蔡先生决定,来年自己来北京。

  第二年,蔡先生来北京住进饭店后,便请饭店服务人员接通闽南话节目组的电话。每当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蔡先生都很激动:“这是白鹭(我的播音名)的声音,我一下就听出来了。我表明了身份及来意,要求上电台拜访,立即受到白鹭的欢迎。功夫不负苦心人,我见到了主持人白鹭、明月、志云、万成等人。虽然第一次碰面,亲切热情的问候中犹如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欢笑声中就像常年漂泊异乡归来的兄弟姐妹,大家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融合在一起。”

  从1988年第一次见面至今,我和蔡先生认识了28年。在这28年里,无论是蔡先生来京参加对台湾广播的听众联谊活动 ,还是我去台湾驻点,我们见面小聚,就如家里人一样的亲切自然。

  不仅如此,现在的蔡先生,已经成为许多对台湾广播驻点记者的老朋友。

  三十多年的广播生涯,收获了无数台湾听友情谊,也极大的丰富了我的人生。而今,在互联网下诞生的新媒体日趋活跃,但是,人们对广播的情怀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与纸质、视频相比,声音有更加厚重的质感与穿透力,一旦爱上便无法割舍。对台广播节目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穿越台湾海峡,给宝岛听众捎去了更多的温暖与关爱!

编辑: 徐芳
关键词: 广播;陈伟健;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