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许新霞:声音里的青春

2016-08-29 15:15:00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许新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高级记者

  作记者,对我来说似是某种冥冥中注定的缘份;而作广播记者,于我而言则形同“先结婚后恋爱”,在平淡中逐渐体味幸福和悠长。

  记得大约在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那个年代、那个年龄,许多孩子都写下了科学家、教师、医生等司空见惯的职业理想,可我却写下了当一名记者的理想。当时的我之所以这么写并非多么崇敬这个职业,顶多只是知道这个职业是个需要“握笔杆、写东西”的职业,而少年的我正处在特别喜欢看小说,自己也常常涂涂画画、乱写一气的年龄,再加上不想雷同于他人,追求标新立异,懵懂中就写了这样的一篇作文。

  十多年后,大学读了英语教育,眼看与记者渐行渐远,但心中并无遗憾,因为那本就是信手拈来,并不当真。可命运真是出其不意,毕业后,机缘巧合,我竟然走进了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茫然中,我不止一遍地回想起小学时信手写下的那篇作文,总觉得这是命运对我的垂青,是和记者与生俱来的缘份,必须珍惜,方能不妄少年心。

  2005年底,命运再次青睐于我——经过在省台7年的业务历练,我通过公开招考,有幸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成为这里的一员。从此,我站在了中国广播最高的平台上,“聆听”并传播中国最权威、最动听的声音。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仿佛在不经意间,屈指一算,我竟然已经走过了18年的广播生涯。这其中,有不被认同的彷徨,有写的报道为维护群众利益做出贡献时的激动,更有难以忘却的记忆。这其中,我更愿意将那些留在心底里的感动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分享,也顺便致一下我那即将逝去的青春。

  2007年3月25日,是我职业生涯中值得记忆的日子。那一天,我作为央广大型现场报道“穿越三北风沙源”报道组成员,在刚满两岁的女儿的哭泣声中,从银川出发,开始了难忘的“追沙路”。这次采访历时20多天,行程26000多公里,穿越了乌兰布合、巴丹吉林、塔克拉玛干、腾格里等沙漠。一些事、一些人、一些地方注定将永远烙刻在脑海中。

  “全副武装”沙漠采访

  在新疆最南端的策勒县采访,我看到了这个曾经因为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三易其址的县城的坚韧。干燥、灼热的沙漠似乎要吸干身上、脸上所有的水份,一会儿时间,嗓子就要“冒烟”,平日不大喝水的我一口气就是一瓶水,还总觉得缺水。一位名叫再娜浦汗的80岁的维吾尔族老太太竟赤足走在沙砾、柴草,甚至毒虫遍布的沙地里。面对风沙雕刻在老人脸上的痛苦的皱纹,面对她已经混浊的眼神里透出的别无选择的坚定,我那颗反复被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艰苦生活历练过的心竟被刺得生疼。采访过的每一个策勒人都未曾埋怨过生活的困苦,而是用笑脸憧憬着栽植在沙漠里的每一棵生命的收获。绿树环绕、不再搬迁是他们最大的企愿。

  风沙肆虐的策勒 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522公里的沙漠公路时,寂寞的守路人用铁丝连通天线,接通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场景令人感动,在这个连见到一只老鼠都倍感亲切的地方,这些默默守望的人珍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渴望听到、看到外面的世界。

  用铁丝连着天线收听中国之声的守路人

  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位于“风头水尾”,也就是塔里木河最末梢,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前沿。风多水少是这里的最大特征。我们的采访车走过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讲都会形成土雾,车轮扬起的沙土就象沙浪一样“扑、扑”地落满车窗,颠簸中形成一个个的土帘。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进疆部队和一些援疆人员所组成的建设兵团却创下了连续三年皮棉单产高达近180公斤,世界第一的水平。第一次见识万亩棉田,精准作业的覆膜棉田就象银色的项链一样。而每一粒种子都是依靠一滴一滴的水来供给水份,包括他们人工培育的胡杨树苗,其他沙生植物都是采用滴灌技术。看着一滴一滴的清水滴到沙土里瞬间就消失的情境,那种发自内心地对生命的感动烙在了心中。

  沙漠里的“毛细血管”当记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时刻在采访过程中受到教育,包括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珍惜,对人性的正视。

  2012年春,记者中心推出一组报道《百姓故事》,我采访了一位叫朴凤歌的老师和她的女儿元元。这次采访留给我的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3:20 朴凤歌是一位来自东北的朝鲜族教师,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到宁夏。不幸的是,朴凤歌结婚不到两年丈夫突患白血病,离开人世。随后,帮她照料病人的母亲也突患脑溢血去世。更残酷的是,还没有擦干眼泪的朴凤歌发现未满周岁的女儿元元因为黄疸中毒,全身除了脖子以上部分能够自由活动,四肢呈S型反转,连自己翻身都是困难。那年,朴凤歌27岁。

  朴凤歌执意让女儿多喝些东西,乖巧的元元却总是只喝一点点。

  30多年来,朴凤歌奔跑在一条连接着校园与家的400米的煤渣路上,课间一溜小跑无数次地往返在家与学校之间,抱女儿上厕所、翻身,课堂上悉心教学,深受学生爱戴。让我想不到的是,一推开朴老师的家门,她的女儿元元就笑着向我们问好。

  元元用筷子上网

  她趴在床上用嘴叨着筷子操作电脑键盘,她生存的艰难不是亲眼所见无法体会:由于双手无法动弹,她看过的书因为长期用嘴翻页,都被浸湿成厚厚一本,为了练习用嘴咬着筷子打字,被她咬坏的筷子放了一大把,筷子把她的嘴里也扎得尽是血泡。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人生境遇,元元和妈妈朴凤歌一样乐观向上。尽管终日卧床,但元元的衣服、裤子都是洁净的粉色。她说,因为粉色代表着温暖,这个世界许多人给了她太多的温暖,所以她最喜欢这个颜色。由于中枢神经受损的原因,元元说话咬字都不是很清楚。然而,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撞得我的心发痛,我不想让元元看到我眼里的泪水。可又实在忍不住一次次地眼圈发湿,整个采访过程泪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人物常常会因为找不到感人的细节而苦恼,但这次采访却因为太感动而无从下笔。采访结束的当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全都是朴凤歌老师和元元面对苦难生活,依然绽放的笑脸。在经过几天时间的苦苦思索、几易其稿后,终于成形。并在2012年5月13日——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穿越时空。

  朴老师东北老家的同学听到了、家在北京的舅舅听到了,还有无数的听众听到了。认识的给朴老师打电话转达问候;不认识的唏嘘不已。一位北京空军部队的老首长在晨练时听到了这档节目,深受感动,当天就给驻扎在银川的空军部队打电话,委托部队领导代表他慰问和看望朴老师和元元。民族中心朝语部的同事知道了在遥远的西北宁夏有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朝鲜族老师后,当年六月初专程来宁夏采访报道。

  节目播出后,朴老师和元元在与记者交流的QQ空间里,一再地表示感谢记者、感谢央广。其实,她们不知道:她们笑对苦难、感恩生活的态度给我的人生上了怎样深刻的一课?我们身体健康,却常对生活中的点滴不如意抱怨不休。我们常挑生活的“刺”,却很少念及那些赠予我们玫瑰的人和事……

  18年的记者生涯,值得记忆的太多太多,难以一一赘述。总之,感恩记者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感恩央广,让我有机会拿着话筒走四方,让我的足迹与声音不再拘囿于个体。让我有幸接触到生活中那些幸或是不幸的人们。正是他们警醒着我:唯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厚度。正如有位作家曾说过,“如果不是远行,怎么会了解远方的每一个陌生而绚丽的生命轨迹呢?”我用手中的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用心记录着脚下的土地,把每一个生命的吟唱和颜色都存入了生活的备忘录,这些都足以令我的人生变得立体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生命的亮度和温度,珍惜所拥有的梦想与现实同行的幸福。

  在不断行进中,不知不觉,我竟已步入不惑之年,其实生活中的“惑”还是多之又多,唯一不惑的想必就是未来人生的路依旧会在央广的大家庭里,与广播为伴,与声音同行,这是我从青春年少走向成熟、走向未来不变的选择……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许新霞;广播;声音;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