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雨亭:声音的力量永远不会过时

2016-11-25 21:41:00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雨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 

  

  看到征文题目是《我的广播年华 | 致永不褪色的青春》,感觉自己像被什么东西瞬间击中,有种让人不敢面对的敬畏,又有着令人热血沸腾的久违。稍稍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广播”和“青春”这两个词吧。

  在我脑海里,广播应该是青春的,虽然这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电波中的声音不仅为人们传播信息,更时刻传递着人性中的力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声音构筑的世界里,让人体会动力与活力,感悟善良和美丽,品味质朴与纯粹,收获希望和期许。

  和广播有关的记忆里,好像每一个“第一次”我都记得清楚:

  第一次知道“电波”这两个字,是因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一次认识电波里的声音,是通过家里的那支小小半导体,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字;

  第一次感受到空间的距离和电波的魅力,是上中学时痴迷的太多太多源自这个电台中的好声音;

  第一次坐在话筒前、让自己的声音通过挂在灯杆上的大喇叭传出去,是在大学时报名加入了学校的广播台;

  第一次真的能够走进复兴门外大街二号,是在广播学院学习时鼓足勇气给电台里陌生的编辑老师打电话……

  

  1991年于华北电力学院

  那是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复兴门外大街二号、长安街畔的这座苏式建筑风格的广播大楼,那时候的播出和录制机房大部分在四楼,走在悠长而又曲折的楼道里,印象最深的是高高的弧形穹顶,因为其折射出来的或快或慢、或远或近的脚步声,如同录制机房里那支巨大音箱发出的回响,初始听到会给人以紧张和敬畏感。不过,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只要你一听到那声音,就会意识到大楼里广播前辈们的忙碌与坚守,职业与敬业,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然而然。

  

  1994年于北京广播学院

  那时我还是个刚刚告别了四年工科学习生活,再迈入广播学院校门的学生。当时央广刚刚开通了调频立体声节目,对于习惯了只用中波收听广播的听众来说,立体声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全新的美好收听体验。记得当时央广第二套节目正准备开始尝试直播,在那个习惯于广播电台节目被录制好再播出的时代,这样的尝试富于挑战性且带有新鲜和刺激。

  

  2004年于中国之声直播间

  刘子慧老师……在调频立体声节目组里第一个带我认识广播的老师,也是我最初在电台工作时的前辈与节目主持搭档。那时候,我每周从广院赶到广播大楼的直播间,与子慧老师一起主持一档社会类谈话节目《都市闲情》,随后偶尔还会自己主持音乐类节目《精品唱片欣赏》。节目直播总计三到四小时,从节目内容准备到直播完成后立刻要开始的为重播而进行的剪辑归档工作,都是子慧老师一人完成。

  令我佩服的,是子慧老师一边直播,一边淡定地把控着身边不同的卡带机与CD机的操控,从文章到音乐的有机衔接,从歌曲作品的介绍再到某个音响位置的准确寻找。

  最令我震撼的,则是节目一边直播同时,一边还被身旁开盘机上转动的开盘带同步录制,为后续的重播与留存资料备用。下直播后,子慧老师剪辑音响,一只手几个手指灵活地把控住开盘机器上的播放停止以及快进快退键,像驾驭声音的精灵一般,准确迅速地找到需要剪辑的位置,再用另一只手中的红蓝铅笔,在褐色的磁带条上划道四十五度的斜杠,随后扯出一小截磁带,用大剪刀咔嚓两声,又拿出透明胶条将磁带粘接起来。哪怕是半个字、一个音节,都能被抹平或粘接的完美无缺。

  现在想来,那时候看到眼前这个画面,就像一个热爱声音许久的孩子,发现了声音背后的魔法师,让你第一次感受到平常背后,蕴藏着的力量。

  

  2006年在拉萨直播

  直到今天,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十三年前的那个午后,听到台里的楼内广播播送中国之声即将开播并向全台和全国招聘总主持人消息的那个声音。更是不会忘记2004年的第一天,与新组合起的众多中国之声同仁们一起,在直播间的话筒前,接力开播中国之声一档又一档崭新节目的日子。

  

  2008年在汶川采访

  频率刚开播的那几年,中国之声总主持人的队伍是一个“非部门组织”,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要为每一期担负的直播任务尽心尽力,也会在直播间外、节目之余的业务与工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还会在生活里相互帮助、共同欢笑。

  记得每一次走进直播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风格的节目、栏目和搭档与对手,甚至是随时可能到来的突发事件或打破原有节目计划的直播任务。我们的手中总会抱着重重的一大堆“宝贝”——承载不同节目或素材的几盒开盘带和几盘盒式磁带,需要的各种音乐与音响的CD,刻录有多个栏目曲或广告的MD……再加上直播时候手中不断被更迭的厚厚稿件,当然还有少不了的耳机和笔。每次直播前准备好这套行头,感觉自己似乎不压于准备去上战场的一个战士。

  直播前精心准备,认真去了解每一档需要串联的节目,准备好每一段哪怕十几秒的过渡垫乐。直播时聚精会神,面对眼前的话筒和电脑,手下调音台上多路推子和一排排开关按钮,身旁的两台卡座机、两台MD播放机、两台CD播放机,以及在身后那四台有时候是五台巨大的开盘机,当然还有不同节目随时更新的稿件以及耳机中听到的各种指令……都需要我们认真精准操作,并且随机应变、把控时间、处置完善、完成直播。下节目后,大家交流起每一次几个小时直播背后的一心百用,都会有种压力和挑战背后的会意和会心。不过更多的,则是守候并期待下一场直播时的盼望与兴奋。想来这一切,或许真是一个时代的广播记忆。

  

  2008年火炬传递直播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广播,都是在解读和引领着媒介传播中的人性力量,给人润物无声般的想象、收获和鼓励。看看今天我们身边已有并还会再有的广播新样态新节目,或许你会发现,声音的力量永远都不会过时。

  

  今天的广播,如同一个青年人,依旧被这个世界需要和喜爱着。今天在广播这片土地上耕耘的广播人们,也一直都在自如与自若中坚守着声音空间构筑者的角色。因此,正青春的广播,或许从来都值得回味与期许,坚守和耕耘,无论是过往还是未来。

编辑: 付若愚
关键词: 我的广播年华;雨亭;声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