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侯东合:遇见

2016-11-25 22:26:00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侯东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副总监

 

  2010年,在南沙群岛赤瓜礁采访

  2016年4月,亚洲广播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有幸参会,与三十多个国家的广播同行进行业务交流。

  在展望广播未来时,我发言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只要广播人致力创新,与时俱进,与技俱进,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听众,他们就会对广播不抛弃、不放弃,广播就将永远拥有希望。”

  2000年,担任驻外记者时与卡塔尔儿童合影

  把听众说成是亲人,不是哗众取宠煽情,也不是故作深沉矫情,而是自己多年从事广播工作的感悟。亚洲广播大会规定的发言时间只有10分钟,无法展开细谈。如果时间足够,我一定会同亚洲同行们分享下面两个遇见听众的故事。

  第一次遇见发生在上世纪,1994年的韩国釜山。

  那一年,中国同韩国刚建交两年。我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小鲜肉”记者。

  那年10月底,我和朝鲜语广播部白日升兄长赴韩国报道一场重要双边外交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采访。

 

  1994年,在韩国釜山与听众老张、小金合影

  报道日程非常紧。我负责对全台各用稿部门发中文通稿,白兄负责“斯密达斯密达”地用电话发回朝语口播报道。几天下来,哥俩儿已是人困马乏。11月2日晚,结束了在首都汉城的采访,我们到达韩国港口名城釜山。

  在釜山凯悦饭店住下,向国内发完稿子,刚想早点休息,门铃突然响了。开门一看,我们不由一怔:来人竟是一老一少两位韩国人!我们在釜山没亲友啊,他们是谁?

  白兄认出了其中的老者。他叫张基星,58岁,是国际台釜山收听俱乐部负责人,一家企业的经理。老张曾到过中国,白兄见过他,所以还能记起他的模样。那位年轻人是一位热心听众,叫金仁泰。小金二十岁出头,年龄跟我相仿,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

  张基星说,这几天,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知道我们来韩国采访,他们非常高兴,于是记住了我们到釜山的时间,查到了我们的住地,专门来看望我们。

  当时,中韩建交时间不长,听广播是普通韩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老张和小金特别关注中国,所以经常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朝语节目。两人谈起中国的事情来,如数家珍。张基星说,作为韩国公民,他特别欢迎中国代表团来韩国访问。他用从学汉语节目里学来的半生不熟的汉语说:“是大大的欢迎!”

  听着老张小金侃侃而谈,我们不禁为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所感动,几天来的劳顿一扫而光。

  老张还对我们发了一点牢骚:“你们要是提前告诉我们要到釜山就好了,那样会有更多听众来见你们!” 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以至于最后他们邀请去海边吃夜宵的时候,我们再也不好意思推辞了。

  于是,在釜山美丽的海边,两位韩国听众和两名中国记者,吃生鱿鱼,喝新鲜啤酒,像亲人一样促膝长谈,并为这种因广播结下的缘分深情地干了好几杯。――后来韩剧流行,才知道,这样吃一顿不算便宜呢。是老张大叔自掏的腰包。

  在国内的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常常聚在一起探讨国际广播的意义,并争论不休,在韩国遇见两位听众,给我上了一堂课,使我对国际传播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心中常有听众。

  第二次遇见,发生在19年以后,2013年的四川芦山。

  此时,我已从第一次出国采访的“小鲜肉”,生长为比较苍老的“广播大叔”。

  我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2009年,任国际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兼环球资讯广播总监的我,参加广电总局干部交流,到央广中国之声挂职,担任副总监。再后来,调入中国之声,跟中国之声“在一起”了。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我和军事宣传中心李真主任一起飞赴灾区,负责央广前方报道组指挥。

 

  2013年,与慰问央广报道组的芦山村民交谈

  此次芦山抗震救灾报道,央广除了做好常规抗震救灾报道,还第一时间开通国家应急广播芦山临时电台,这是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开通应急电台,在当地影响非常大。

  22日黄昏,我从应急广播电台直播帐篷那边协调完工作,走回几公里外的住处,发现院子里聚集了一群人。一问,他们是附近乐家沟的村民。他们说,自从地震发生后,经常看到我们进进出出。后来,知道我们就是收音机里一直在广播抗震救灾消息的记者,于是自发组织前来慰问。

  老乡们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自家熏的腊肉,非要让我们留下尝尝。我再三婉拒,说:“你们受灾了,不能要你们的东西。心意我们领了!”刚采访回来的同事,也在一旁婉拒,却挡不住老乡们的热情,一位老大娘硬把一大块腊肉塞在我手里,连声说:“你们为了广播抗震救灾辛苦了,一定要收下!”盛情实在拒绝不了,只好将蔬菜和腊肉收下,并深鞠一躬,表达对他们的谢意。在场的同事们都特别感动。我们只不过是为灾区群众做了份内的报道,竟然受到了这样热情的慰问!那天晚上,大家饭吃得特别香。

  那天,在芦山,我竟不由自主想到了在釜山遇到韩国听众的经历。从1994年到2013年,近二十年过去,广播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互联网广播、微博、微信,广播的理念、手段、人们的收听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一点依然不变,那就是:只要你给听众提供他们需要的高水平报道和节目,他们就会像亲人一样对你。感谢乐家沟老乡,又给我上了一课。

  2014年,采访湄公河巡航

  其实,不只在釜山和芦山,做广播时间久了,采访、开会、坐车、吃饭,经常会有各种不同形式的遇见。比如,北京出租司机老周,谈起中国之声节目优缺点和主持人特点,见解不比大学教授差;比如,玉树结古镇抗震救灾的二炮小战士,把收音机挂在帐篷上,一边站岗,一边从中国之声听自己部队的救援进展;比如,做《一带一路进行时》直播,许多参加节目城市的书记、市长说,他们早上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上车听《央广新闻》。耳濡目染,进入直播间,他们会特别自如地把备播材料中的书面语言变成广播口语。甚至,有一次去拍摄被拆除的北京老胡同,在车子营胡同的废墟中,一座残存的老房子里竟传来了中国之声的声音,同事杨扬正在播报新闻……

  传统广播是单向传播,采编人员跟听众很难有及时有效的沟通。但一旦有机会遇见,大家总是有无穷的话要说。一次次的遇见,使我深信,听众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必须像对亲人一样为他们服务。

  “互联网+广播”时代,广播与听众双向传播成为可能,电台与听众沟通变得方便,并可以为他们提供更贴心、更个性化的声音和信息服务,我们能在网上天天遇见,我们会变得亲上加亲。广播将成为亿万中国人凝心聚力的强大声音场。

  最后透露一个秘密,司机老周的车号是京BP5133,说不定有一天,你也会遇见他开的那辆伊兰特。

  2008年,在强震后北川县城采访

编辑: 王文伟
关键词: 侯东合;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