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广播年华】赵连军:话筒外的江湖

2016-11-25 22:35:00来源:央广网

  本期作者:赵连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节目中心主任

  

  先后在央广几个部门工作,印象最深的还是《新闻纵横》。30岁到40岁,一个男人最黄金的时段,用时髦话说就是“在最好的时间遇上了你”。

  像《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小喇叭》等名栏目一样,《新闻纵横》是时代的产物,全台各方给予了关心支持才成就了其显赫名声。我们这些人也因此成长、成熟。

  

  

  《新闻纵横》当年的实施方案

  1994年《新闻纵横》初创时,12个人,只有一间玻璃隔断出的8平米办公室,那是什么感觉?两张桌子上摆着电话、电脑和打印机,再加上一个长沙发,活动空间只有三四平方米。但这里好像吸铁石,每天把大家吸引过来,大家一起策划选题,一起吃饭,一起唱歌。说起工作,没人含糊。

  在节目开播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负责人对我们10个记者说,到这里来就要准备吃苦。谁要是吃不了苦,就不要来这里工作。

  回想那时,工作很单纯、执着,没有私心杂念。就是要把一个个线索,变成一篇篇有影响的报道,无论千辛万苦,无论威胁恐吓,也无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哪怕是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一样曝光。纯真使人纯粹,纯粹才值得回味。

  在老楼办公区,六楼的录制机房,晚上19点《联播》过后,基本上就没人了,直到凌晨4点多开始录《报摘》,机房才有人使用。但自打《纵横》开播,每天夜里,机房经常播放的《纵横》开始曲,仿佛回荡在整个大楼里,全天再无宁静时分。

  突发事件,自然需要当天采制,次日播出。批评性报道更要拼速度,与说情者比谁跑得快。记者从外地采访回来,经常是直奔办公室整理录音、连夜写稿、制作。往往次日节目刚刚播出,说情的人或电话就到了。因此,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节奏,谁的节目在前半夜能做完,跟中大奖差不多。

  1995年4月,一位记者去湖北安陆采访假种子事件,回京的机票紧张。他找到民航武汉管理局宣传部长,掏出证件,要自报家门,这位部长一看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马上说:我不用看证件了,你肯定是《新闻纵横》的。这年头背着个录音机到处乱跑的只有你们《新闻纵横》的记者。

  2000年4月6日中午开始,北京遭遇强沙尘暴袭击,七八位记者下午晚间分头采访,连夜制作节目。7日早上七点整,《北京出现沙尘暴》节目准时播出。那天早上七点多,我上班打开办公室的门,七八十平米的办公室悄无声息,极为反常。再走进去,看到记者们在各自办公桌上睡倒一片。那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还有多少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冒着被个别官员诬陷的危险,采访出一篇篇振聋发聩的作品。许多采访经历至今想来,仍然惊心动魄。

  类似的场景太多太多,没有炫耀的必要,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记忆。我想,今天的记者肯定不缺少这样的桥段,后来者早已踏过我们的肩膀,向更远处眺望。今天的《新闻纵横》,影响依旧,名记辈出,令人欣喜。

  

  2003年,《新闻纵横》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做批评报道的都知道,一个选题有无数的不确定性,被证伪,被恐吓利诱,人被打采访机被抢,采访不到当事人,主管部门玩躲猫猫,被生生灭掉。一篇千辛万苦采制的节目,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播出,对记者的心理打击最大。这些话筒里没有录制的江湖,往往更精彩,也塑造了记者的一种情怀。

  后来当了部门副主任了,名片上始终没有职位,只印着《新闻纵横》记者。我把这当成一种荣耀,一种责任。曾经当过警察,没有成为刑警令我耿耿于怀,最终离开;当记者了,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做舆论监督记者。现在看,值了!

  新当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的马云说,企业家应该有一种大情怀。其实,做记者,特别是做舆论监督记者,也需要一种情怀,对一切的不公正不公平说不。情怀会蕴藏一种力量,让胡作非为者产生一种敬畏。敬畏什么?如同吴晓波在那篇著名的《看门狗》一文中所说:敬畏天上的星辰,敬畏秤上的法律,敬畏狗血的媒体。

  现在的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大,深度报道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优秀记者站出来。纵观历史,时势造英雄,变革时期是弄潮儿的摇篮,不涉江湖,哪能见彩虹。

  广播就是你我的舞(jiang)台(hu)。

编辑: 付若愚
关键词: 我的广播年华;赵连军;话筒外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