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中学,镇原县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曾经以“三苦”精神誉满陇上。但随着农村优秀生源向城区学校的流失,昔日的辉煌逐渐黯淡。
而近三年来,这所学校又重放异彩,霸气归来,比肩庆阳市城市名校,有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吸引固原、西峰、平凉等周边200多名学生来此就读。
俱长军,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一个致力于改变农村学生命运的教师和管理者。
从教30多年来,他用辛勤和汗水把数千名农村学生送进了大学校园,用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让多个农村学校走出低谷,强势崛起,书写了农村教育传奇和新的篇章。
不忘初心 用知识改变学生命运
俱长军出生于镇原县庙渠乡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却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以无偿替村中的教书先生放牧两只山羊为代价,恳求其教俱长军识字。
家里过着杂粮充饥的生活,父母不惜一切的付出,让俱长军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改变贫穷,也让他立志要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师范毕业后,不到18岁的俱长军背着一本《新华词典》、几本参考书、一个铺盖卷,和一同分配的老师来到了镇原县北部最偏远的山区中学——三岔中学,住进了一间六平方米的宿舍,在一方土炕、一张课桌、一个方凳、一盏煤油灯的陪伴下,备教案、批作业、刻蜡板、印资料,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初上讲台,他就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初中两个班语文、高中两个班的政治。
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不得不以校为家,甚至2009年在母亲弥留之际,也未能和她说上最后一句话。但他化悲痛为力量,谨记父母教诲,边教边学、边教边研,完成了大专、本科学历提升,所带学生会考、高考成绩连续六届排名市县第一。1999年、2009年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庆阳市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骨干教师”。
俱长军常说:“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学生,耕耘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希望。所以我们要让学校变成一方沃土,让每一个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同时,他积极同学科组老师一起进行教学研究,多次承担市县示范课教学,被评为市县教学能手。先后主持、参与研究的4项省级重点课题均已通过鉴定,其中《偏远山区学校英语教学整体推进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他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先后有《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策略》等10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主(参)编的《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等8部著作均已公开出版发行。2012年,他被庆阳市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个人”,2017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园丁奖优秀教师” 称号。
筑基提效 以创新重塑学校之魂
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职务在变,不变的是俱长军教书育人的赤胆初心。
从大山深处的三岔中学到仍然地处乡镇的平泉中学,变化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他努力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教育情怀。
担任三岔中学校长期间,他注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坚持“常规为本,落实取胜”的理念,一方面狠抓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教学工作,率先在全县高中开设了书法课,教学质量实现了三年“三大跨越”。
另一方面,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综合教学楼、餐饮楼、职工公寓楼,硬化了操场,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2013年,三岔中学通过了市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到平泉中学后,俱长军积极调研,寻找破解平泉中学“管理不敢动真、优质生源外流、老师缺少激情、学校债台高筑”四大难题的良策。实行“分层负责,分级管理,分等考核,综合评价”的管理机制,走“学生特长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以科学理念重塑学校之魂,以扎实工作牢筑教育之基,以领导带头动真碰硬提升管理效能。
平泉中学高三年级组长杨鹏说:“俱校长到平泉中学后,对教学管理制度作了大的变革,对备课、上课、学生作业等进行量化考核,非常科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他亲自制定了“一二三四五”发展规划,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浙江慈溪中学、西北工大附中、西北师大附中等签订友好帮扶协议,组织教师考察观摩,聆听讲座,同课异构,实地诊断,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三年来,先后有20余名青年教师在省市县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奖,有4名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
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361”高效课堂模式,并按照“课题在教学中找,教研在教学中搞,成果在教学中用”的思路,带头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他还审定并出版了《庆阳民俗文化》等4本校本教材,开设了《风土人情话平泉》等26门校本课程。确立了《燃烧脱硫的过程与应用》等128个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以“灵动德育”和“激情教研”作为驱动教师激情的两架马车,“三风”建设明显好转,教学成绩不断攀升。
2016年,平泉中学在全市重点省市级示范学校督导评估中荣获优秀奖。
播洒爱心 为师生撑起一片晴天
俱长军将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学校,给了师生。 家中父母均已年过古稀,儿子、女儿还在上学,他对家里的事关注很少,事无巨细都交给爱人,说起来,他总觉得有些愧疚。 但对师生员工、学校的一草一木却呵护备至。 他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学习辅导资料,指导高考学生填报志愿,为尖子生加油,给学困生鼓励,帮助违纪学生认识错误。 近四年来,他资助贫困生达45名,资助金额共计8000多元。 在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他除了在思想上、学习上给予学生关心的同时,在生活上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出现问题或情绪波动时他是倾听者,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走出低谷。
学生生病时他是家长,为学生跑前忙后。 1996届班上有个学生得了胃炎,医生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俱老师就让妻子天天为学生熬粥、做饭。 1999届有一个学生,成绩优秀,尤其是英语成绩非常突出,是班里的好苗子。可家里条件很差,母亲早逝,全靠父亲操劳,生活非常困难,连在学校的生活费也难以维持。
家访过后,俱校长马上拿出200元钱交给这个孩子,回到学校,坚持每月补贴他一些生活费,直至他升入大学。
平泉中学2018届高三(9)班学生白倩倩家庭困难,俱长军给其减免学费,自己直接资助,联系社会资助,解决了该生的上学难题。
白倩倩感激地说:“多亏俱校长的关心资助,我才能专心学习!俱校长没有校长的架子,非常亲和,我们随时都能在楼道和教室门口看见他,他经常跟我们聊人生,为我们指点迷津、加油鼓劲,犹如我们的父兄!”
只要外出学习或开会,俱长军都忙里偷闲,四处游说,只为解决贫困孩子的学习问题。
如今,他已为学校的孩子争取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夏令营活动的机会,联系清华大学陈章武教授设立“兴华班”,给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联系资助,求人为学校更换课桌椅、为老师购买电脑。
教职工生病或家里有事,他都能在第一时间看望或慰问。王振宁老师患病,他托亲戚联系医院挂号就诊并发动社会捐助;李效刚老师去世,他深情吊唁、含泪送葬,感动无数村民。
以美德辉煌岁月,以激情绽放生命,以睿智教书育人。
俱长军同志凭借着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朴实无华的言行描绘着一个人民教师壮美的人生画卷,他把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一种乐趣,用执著的生命绽开艳丽的花朵,凝成乡村教育的丰碑! (报送单位:甘肃省网信办 作者:刘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