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三陵将安装光波振动防盗掘系统)
本报讯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昌平区十三陵镇获悉,思陵石五供烛台失窃事件发生后,本月起至9月底,十三陵将开展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大检查行动。同时,近期将重点针对陵寝内部及陵寝周边文物开展清查行动,摸清文物底数、完善文物台账,抓紧完成陵寝外文物及建筑遗址调查测绘,建立健全十三陵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
针对思陵文物失窃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十三陵镇全面清查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从5月5日起,实行工作日每周文物安全零报告制度,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此外,面向本地选聘71名护陵员,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巡查。
除了提高文保意识,昌平区还加强了安防技防设施建设,目前已组织实施景陵、永陵、庆陵消防及监控项目。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十三陵将引进光波振动防盗掘系统、红外脉冲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8种先进安防技防管理手段,更新老旧监控设备。
另据介绍,针对目前已有的十三陵文物保护制度体系,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完善,建立文物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文物保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相关责任部门还将探索采取PPP等有效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与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相结合,补齐田野文物等监管短板。同时,健全文物安全法制体系,强化文化、公安、城管、旅游等部门文保执法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十三陵被盗真相:为避免被“摘牌” 瞒报近一年
国家文物局表示,此案发案时,思陵原有安防设施已全面瘫痪,人防物防技防形同虚设。另外,十三陵此前已发生过石刻文物被盗未遂事件,但未能引起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足够重视,未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和漏洞。
文物局:十三陵石烛台被盗时安防设施全面瘫痪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十三陵思陵一对石烛台(蜡扦)被盗。记者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这对石烛台于2016年6月24日19时由十三陵思陵一名护陵员发现被盗,设置在思陵的视频监控已在被盗前失效停用,安防设施全面瘫痪。
十三陵思陵"失踪1年"石烛台确认被盗4人被免职
清明节刚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思陵一对烛台“失踪”的消息引发关注。
媒体此前报道称,文保志愿者发现,明十三陵思陵石五供中的一对烛台“失踪”,对此有护陵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石五供中的烛台被拿去修缮。但多名网友发微博称,陵园中缺失的那对烛台并非是被拿去修缮。其中,微博名为“颐和吴老”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称,十三陵思陵石五供中失踪近一年的两个烛台,并未拿去修补而是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