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书香浸脾润成都

2017-07-11 10:28:00来源:央广网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不少成都人都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在家门口举行的亚洲书店论坛。这个相对小众的论坛,不仅成为成都读书人议论的话题,现场的讨论也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怎么读书?怎么样才能读好书,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热点。亚洲书店论坛无疑成为了分享关于阅读、关于读书、关于文化的良好机会。

  曾经有人说,书店出现之前,人类还处于野蛮愚昧,书店诞生之后,人类才有了文明风雅。从2000多年前汉武帝举办太学,衍生了最早的书店的雏形——槐市,到现在图书以及它的承载者书店,已经伴随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图书也从最初的兽骨、竹简,逐渐发展到现在铜板彩印,琳琅满目的图书会让人挑花眼。

  一个民族传承不断,就是因为有了图书,有了书店,有了无数呵护它的读书人,这才让一个民族有自己的魂;一个国家,能让四海近邻来朝拜,能饱受侵略仍屹立东方,就是因为有了图书,有了书店,有了读书后的铮铮铁骨;一个城市千年不易名,千年不易址,就是有散落于大街小巷的书店,支撑起这个城市的书香浸脾、雍容华贵。

  对于成都来说,读书一直就未曾断过传承。2000多年前,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石室精舍”开始,读书就被提高到了“官方”的高度。到后来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让成都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一边刀耕火种,一边朗朗书声,完美的融合在发展的时间中。

  到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出现前,纸质书一直是民众交流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其的书店也成为当时城市的地标。据说上世纪80年代,成都人最时髦的约会场所就是新华书店。只不过随着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在计算机、在手机上看电影、看书,包括成都在内的许多城市,传统的书店一度大量减少,甚至有人发出“书店消亡”的担忧。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传统书店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主动转型升级,变得更漂亮、更大气。现在,在书店里,不仅仅只是买书、看书那么简单,可以休闲的要一杯咖啡或绿茶,一手捧盏,一手翻书;可以听一场心仪作家的讲座,听听图书背后的故事;甚至情侣还可以窃窃私语,在书香的亲润下增进情感……

  当然,书店的核心,还是沁人心脾的图书。有不少经历过电子阅读的人,重新又回归到传统图书的怀抱。曾不止一次的听喜欢熟读的朋友抱怨,电子书再怎么方便,也没有手捧图书的那种心安。这也许能解释为何成都大街小巷又冒出7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店——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变相的剥夺了我们传统的阅读快感,不少人愿意回到书店手捧图书慢慢品味。

  现在,进书店不仅仅是读书,书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刚刚识字的孩子,书店是打开他们心扉的窗口;对于孜孜读书的学子,书店是他们探求知识的宝地;对于饱经沧桑的老人,书店也许会勾起他们最美的回忆。

  书店也许难以向埃菲尔铁塔之与巴黎、自由女神像之与纽约一样,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但图书和书店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尤为重要,不然城市只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退去光环的埃菲尔铁塔,不过是钢铁的简单堆砌,自由女神像也不过铜片与钢架的组合。图书和书店,给了城市更多的书香气质,也让城市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像亚洲书店论坛之所以选择在成都举行,是因为成都新、雅、乐、善的独特文化气质和成都浓厚的书香氛围。

  书香浸脾,滋润成都。(央广评论员刘涛)

编辑: 郑睿
关键词: 读书;论坛;成都

评论:书香浸脾润成都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怎么读书?怎么样才能读好书,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热点。亚洲书店论坛无疑成为了分享关于阅读、关于读书、关于文化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