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工会简介及发展史 > 正文

王兆国在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3-10-11 15:48  来源:中工网我要评论 

  (二)工会组建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状况发生深刻变化,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级工会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大力加强工会组建工作。积极开展改制和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整顿重建工作,保证工会组织不涣散、会员不流失。坚持把农民工作为职工队伍的新生力量,以农民工为重点对象,创新工会建会思路、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6600万农民工加入到工会中来。以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实施推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集中建会行动,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组建工会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工会会员从2003年的1.23亿人发展到2008年的2.09亿人,中华全国总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重大突破,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显著。

  (三)树立和落实工会维权观,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适应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把维护职工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致力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宏观参与和源头维护成效显著。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基层协调劳动关系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建设,创造了社会化维权、双向维权、城际工会维权联动机制等新鲜经验,形成了党和政府主导、工会运作的社会化维权格局。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集中力量为农民工办实事,推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努力改善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积极协助处理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大典型案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推动解决拖欠职工工资、职工分流安置、职工社会保险接续等问题,在维护改制企业职工权益、确保国企改制顺利进行中发挥了作用。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发动职工群防群治,为遏制重特大事故作出积极努力。通过加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有力地推动了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维护了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充分发挥了工会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

[1][2][3][4][5][6][7][8][9][10][11][12][13]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高梦蝶

央广推荐